快樂,不是外在給的
我們常以為快樂來自外在——金錢、名聲、家庭、地位。
但若快樂真取決於外在條件,那我們將永遠追不到它。
欲望沒有止境,而外在的一切,終究短暫且不穩定。
有時我們什麼都有,卻依然不快樂;反而有人在困境中,仍能保持平靜。
達賴喇嘛曾說:「如果一個人住進百樓豪宅,仍感到極度不快樂,他唯一能做的,只有找一扇窗戶跳出去。」
金錢買不到快樂、權力可能腐化、名聲會摧毀生活——這些例子我們早已聽過無數次。
然而,我們卻願意花十幾年求學、努力工作、鍛鍊身體,卻極少花時間培養自己的內在狀態。
偏偏,那才是真正決定生命品質的關鍵。
一位日本太空科學家說過:「需要很大的勇氣,才能向內看。」
而一位加州少年卻說:「我害怕看到自己內心的樣子。」
我們何嘗不是如此?
明知答案在心裡,卻總習慣向外尋找。
羅馬哲學家馬可‧奧里略提醒我們:「向內看,內在是一切善的泉源。」
外在追求,永遠填不滿
我們一再告訴自己:「只要再多一點錢、再好一份工作、再幸福一點的家庭,就會快樂。」
但當目標達成,新的慾望又出現。
一位香港朋友說過,他立志賺到一百萬就退休享樂。
十年後,他不只有了一百萬,而是三百萬。
當被問起快樂時,他只苦笑:「我浪費了十年的生命。」
我們把手段(賺錢、升遷、追求地位)當成了目的,結果忘了原本的初衷——那份單純想過得幸福的心。
經濟學家理查‧萊亞德指出:「有人說,你不應該淨想自己快樂,因為快樂只是其他事情的副產品。這是一種可悲的哲學,是讓自己保持不斷忙碌的方式。」
真正的快樂,從內開始
快樂不是別人給的,也不是環境決定的。
它來自你如何看待生命、如何理解自己。
痛苦與快樂,都在你心中。
每一刻,你都站在十字路口上,決定要走向外在的追逐,還是走回內在的平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