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土地公」共有五位,也稱「五行神」。
「土地公」又稱伯公、大伯公、福德正神、福德老爺、土地公公、土地伯公、福德公、土地公、地主爺、土地爺、福德、土公、土地、土伯、土正、社神、社公、社官等。
琉球稱為土帝君(トゥティークー)。
在廣東、香港、澳門、閩南、潮汕、臺灣、琉球等地區,有的土地神旁伴有土地神的夫人,稱為土地婆、伯婆、伯姆等。
台灣府志記載:
「中秋,祀當境土神。蓋古者祭祀之禮,與二月二日同;春祈而秋報也」
農曆二月二日是為春祭,祈求福氣;農曆八月十五日則為秋祭,是為答謝土地公的保佑,是謂春祈秋報。
「福德正神」的生日
農曆二月二日是土地公「福德正神」的生日,而三月十六日、七月二日、八月十五日、十二月十六日,這些都是土地公的生日。
但通常一般只記得二月二日「頭牙」、八月十五日和十二月十六日「尾牙」的壽辰,而三月十六日與七月二日的生日就鮮少人知了。
為什麼土地公有這麼多的生日呢?
是因為土地公共有五位,也稱「五行神」。
一般民間所見到的只要是手拿元寶、持柺杖、面容福相、慈祥的老人,都稱為「土地公」,其實這五位土地公,其造型和職責皆不同。
二月二日的土地公本屬「金」,也就一般稱為「財神土地公」,在造型上為白鬚、福相面慈,左手捧金元寶,右手持玉如意,坐姿。
三月十六日的土地公屬「木」,俗稱「后土」,其造型右手持柺杖,左手拿金元寶,身穿黃色壽衣,祂是我們祖先墳墓前的看管神,所以我們稱他為后土。
七月二日的土地公屬「水」,也是專門管轄墓園(公墓)的土地公,其造型為白鬚,頭戴員外帽,身穿水藍色的壽字衣服,右手持柺杖,左手拿元寶,以站立姿態,專管墓園的遊魂野鬼,不讓他們到處流竄,危害人間。
八月十五日的土地公屬「火」,祂是凡人向天庭申訴民情的代言者,或是執行城隍爺交付的事情,這尊土地公的桌下必有一尊「虎爺」,以供土地公乘坐,也是一般神壇供奉,專爲人辦事的土地公,其造型為左手拿元寶,右手持龍頭拐,坐的是龍蛟椅,身穿龍袍。
十二月十六日的土地公屬「土」,專管土地、田園、社稷的職務,其造型如同一位長者,頭戴員外帽,身穿長壽衣,雙手扶坐太師椅,在家中稱祂為「地靈土地公」或是「地龍神」。
這尊土地公一般只供奉在神龕下面,只有一個香爐或是一塊紅磚上面寫著地龍神,而在外面,通常會在村莊大樹下見一小廟,不見其塑像,只書寫「福德正神」。
「金」財神:左手金元寶,右手玉如意,坐姿。
「木」后土:左手金元寶,右手柺杖,穿黃壽衣(管祖墓)。
「水」公墓:左手元寶,右手柺杖,站立(專管墓園)。
「火」辦事:左手元寶,右手龍頭柺,坐龍蛟椅(專在廟問事)。
「土」田園:雙手扶坐太師椅上,穿長壽衣,戴員外帽(管土地神)。
這五位土地公是一般人最容易混淆而無法分辨清楚的神明,甚至有一些人都認為土地公都是姓張名福德,這是錯誤的觀念。
民間崇拜的土地公,和古代的社稷神(境主公)頗有淵源,因人們依賴土地作為居住所,和靠土地生長的穀物維生,大家感謝土地神賜予農作物的豐收,擴展了做生意的興隆,故而被人們所祭祀之重要對象。
「做頭牙」,也是一般做生意人的方式之一,所以農曆二月二日生日的土地公才被尊稱為「財神土地公」。
民間有一句諺語說︰「頭牙無做厝內空,尾牙格再無做就不像人」。
意思是說「頭牙」若無祭拜,到年尾再不祭拜(做尾牙),錢財自然空空如也,也就是說「頭牙」不拜財神土地公,便不會特別受庇佑。到了「尾牙」再不祭祀的話,簡直就不像人,意思就是『沒有財富』。
故此句話是在奉勸信眾應該注意「頭牙」及「尾牙」一定要祭拜,才會得到土地公的庇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