寬容的說話、尊重的說話、關懷的說話、商量的說話、鼓勵的說話;這些說話聽後令人心中有說不出的舒服,還會對說話人產生好感。
若有人一見到我們,或一聽到名字,就能歡喜,這就是彼此長久累積的善緣。
但有很多人不明這個道理 (自己也是很遲才明白這道理),盡說抱怨、諷刺、批評....等說話,有些人可能身處的周圍環境盡是說這種話的人(近朱者赤、近墨者黑),以為這才是對的;有些人則以為說這種話才是聰明人 (其實是最愚昧的想法);有些則是習氣重,說慣了,改不了。
十善業中,口善業佔了四個:不妄言、不兩舌、不惡口、不綺語。可見說話的重要性。
口說一句好話,如口出蓮花;口說一句壞話,如口吐毒蛇。
話多不如話少,話少不如話好。
說話應該誠懇、不欺騙,不惡言相向,不搬弄是非;不負責的話語容易造口業。
時時注意自己所說的話,是否合情、合理、合法,是否能利益眾生、開導人心,使人解開煩惱。
人的眼睛、耳朵、手足都有一對,嘴巴卻只有一個,所以,人要多聽、多看、多做事、少說話。
有時候一句戲言,也可能造下不可收拾的後果,我們講話怎能不小心謹慎呢?
勿將他人一句輕輕的話,變成一支利刃,往自己的心上刺。
人與人相處,都是以聲色互相對待。講話是聲,態度是色,因此與人講話要輕言細語,態度要微笑寬柔;若能再加一把甜美和雅的悅耳聲調,言詞柔軟,則聽者無不內心愉悅,心中歡喜。